最新资讯
News Information更多>>崇华医学会与叠彩山

辛亥革命前夜,南疆广西桂林医卫界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,其中一件是英国基督教会在1911年6月开办的道生医院,另一件是宣统三年七月初一桂林中医同仁成立崇华医学会,并将该事件刻在叠彩山。
《崇华医学会碑记》
该碑立于叠彩山风洞北口石壁下排中部,碑高约70㎝,宽36㎝,阴文真书,每字2.5×2.5㎝。纵行铭文,共15行282字,无标点,正文8行,每行25字。
全文如下:中华,黄帝裔也。《内经》黄帝言也。后世子若孙,宜如何保存,如何研究。乃上下数千年,纵横几万里,先哲先达,尠若辰星。秦汉代兴,诊 胜方胜,道经日午,华公继起,更能阐发俞跗衣钵心传,深造《灵樞》,经水奥旨。志切匡汉,杀身成仁,至心至德,为来世宗。宋室迂儒,目为小道,愈趋愈下,日见凌夷。我辈既属同派,复为操觚,慨世道而日非,伤斯文之将丧,急起直追,组织成会。名曰:“崇华”,典产业以作基本。借他山以成攻错。谓保存其裔也可,谓研究其经也亦可。爰/弁诸端。赞成员:阳子璲、李容轩、张觐南、陈芝九、王守如会员:董植生、陈霭六、熊静和、宁少松、刘心如、刘赓甫、李雨亭、莫肇唐、秦善甫、谭贻谋、熊希轩、宁正方、黎旭东、刘剑城、毛荣祖、秦舜友。发起会员:刘绍香、房炤珊、刘仲复。宣统三年七月初一立。
这两件事发生在100年前的辛亥革命前夕的桂林,并不是偶然的,与当时全国的社会态势有很大的关系。
清朝末年, 文化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手段,西洋医学在华力量逐渐加强,因此列强通过教会在华开办医院和医学院校迅速增多,利用行医扩大影响,为其政府的政治、文化侵略服务。
而该碑记记叙了清末一群忧国忧民、自诩为是黄帝后裔的国医学者,在外侮内患的辛亥革命的前夜,为保卫传统的祖国医学,对付外夷和国内迂儒的岐视、排斥、打击、迫害,组织同仁志士,“典产业以作基本,借他山以成攻错”,纵目神州,在华公以身殉医道的高尚精神鼓励下,集思广益,学习先进,为提高医术,发扬和研究祖国医学,以求生存及正本清源,推翻帝制,匡复中华,可见当时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夜,他们为拯救、继承、发扬中医传统医学的热情之高,敬业、奉献、牺牲精神何等圣洁。
该碑足见崇华医学会具有现代学会的办会宗旨,工作任务,活动内容,组织机构等会章的基本内容。据考证,检索当前文献,国内尚未发现有类似的石碑的报告,《崇华医学会碑记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,是研究近代广西、桂林中医史及我国近代中医史、中医学会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。
2013年7月,在经过市卫生计生等部门前期的一系列调研和论证基础上,我市制定出台《桂林市中医药复兴规划(2013-2020)》,提出了“建设一条街,打造两平台,促进三个结合,即建中医街,打造崇华中医全球云平台和中药材交易平台,促进中医药与中药材种植、中药材加工和养生旅游结合”的发展思路,位于美丽的桃花江畔的崇华中医街应运而生。也把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崇华医学会文化精髓传承并发扬光大,为桂林的医学+旅游模式开辟新的篇章。